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凤阳韭山洞景区连续5年再现桃花水母

凤阳韭山洞景区连续5年再现桃花水母

飞航旅游网(www.feihang.cn)   作者:admin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知,花开是鱼两不知。花开正值鱼戏水,鱼戏转疑花影移……”这首古诗里提到的“桃花鱼”就是“桃花水母”,让古今无数文人墨客尽情发挥想象、挥洒笔墨。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现存最原始、最低等的生物,距今约6.5亿年,被称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生长于温带淡水中,直径大约在0.1至1厘米之间,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季节出现,故得名。这个十亿年前就已诞生,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的极度濒危物种,通体透明,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像飘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样游泳”,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PH值6.5左右,温度20℃—30℃),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们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它们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1922)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我国:中华桃花水母、乐山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信阳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秭归桃花水母、楚雄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宜昌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记录着地球生命发展历程,它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桃花水母,对于探索生命的发展史、动物胚胎演化史以及桃花水母与人类的亲缘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自从凤阳韭山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发现了桃花水母,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韭山风景区更加热闹起来了,很多人赶来一睹“桃花水母”的芳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滁州日报等中央、省、市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央视10套曾派出专题摄制组走进凤阳,详尽探索“桃花水母”,制作了40分钟的专题节目在《探索与发现》栏目,向全世界展示韭山天然生态水源蕴育了桃花水母的神奇一幕。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凤阳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连续五年出现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的桃花水母,说明这里的环境治理、保护得特别好。凤阳县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要竭尽全力把这里的环境保护好,让这些小精灵们年年出来“跳舞”,长久的在这里安家,吸引游客特别是大中小学生邻居里观赏桃花水母。